本文转自:新民晚报专业提供股票配资
上海世外小学趁着暑假重铺操场翻新餐厅修补教学楼
烈日下的校园变形记
东校区操场上,工人正喷涂蓝色面层 陆梓华 摄
本报记者 陆梓华
实习生 徐一白
假期中的校园,没有了往常的喧嚣,一只小麻雀扑扇着翅膀落在台阶上,不停跳跃,似在好奇熟悉的孩子们为何不见,走廊上则多了成堆的木板、拆卸下的门窗轨道和一些废旧海报。
这是记者昨天在上海世外小学所见。烈日下,校园正悄悄上演“变形记”,暂时的“乱糟糟”如舞台后场,静待开学时给孩子们惊喜。
趁着假期“把脸洗干净”
从建校第一天至今,世外小学总务主任周锡雷在学校已经工作了32年了。学校有东、西两个校区,或是小修小补,或是“翻天覆地”大修大弄,每个暑假,周老师几乎每天都在学校跑工地。用他的话说,“不装修一下,总感觉没法过,就像脸没洗干净”。
今年暑假,东校区重铺操场、翻新餐厅,西校区升级屋顶花园和部分洗手间是主要任务。因为天热,工人早来晚归常干到晚上九时,周老师也随之“早六晚九”。两校区相隔不远却难兼顾,10余名保安便成“移动摄像头”,在校园巡查,通过微信群拍照汇报进展与问题。
上午11时,东校区操场上,工人用喷枪为操场喷涂蓝色面层,相互提醒“风大注意上风口”。45天的施工已进入中期:7月5日进场,6日准备,7日家委会、施工方等四方抽检材料,10天后合格便开始剥离旧表层、基础找平、铺塑料粒子等工序,计划8月15日左右完工,再经检测后迎接学生。
操场一侧的施工材料从起初的堆积如山到如今消耗大半,显示了这次“换装”的不易。夏日的上海,天气成为最大变数。昨天一早,施工暂停,因为前一天的雨水导致胶水尚未干透。为确保施工质量,必须等。
更细微的修复,是在假期里一次次校园巡查中发现并完成的,校园的安全系数,也在悄然升级。教学楼旁的地面上还留着一道挖开的痕迹,直通向非机动车棚——前两天,这里刚铺设了一根管道,供车棚的喷淋系统使用。每3米安装一个喷淋头,新增八个悬挂式灭火装置,杜绝一切安全隐患。
教学楼里,小修小弄的地方更多了。比如,墙面漆脱落了要逐一填补;教室灯光系统要重新检测,看看是否符合光环境要求;有的教室面积大,又有“西晒”,空调“力道”要“升级”。“8月20日以后,我们还要开始修剪校园绿化,经过一个夏天,植物也疯长了,要在老师返校前,全部弄干净。”周锡雷说。
多个空间“七十二变”
两个校区面积都不大,校长张悦颖介绍,随着课程的升级,为了助力孩子们多元能力的发展,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场地跑跑跳跳,确保每天2小时户外运动时间,校园必须“螺蛳壳里做道场”,一点点“变”出空间。
不起眼的绿化带整修成了迷你球场,屋顶增加操场,操场边的空地“长”出美术室,小天井改造成录播室,转角处增加了聊天屋,墙面上增添了解压“捏捏乐”和哥德堡装置……骄阳下,西部校区的屋顶花园正在进行升级改造,几天工夫,工人师傅就装好了种植箱,还“变”出了休息亭;波希米亚风的花砖、整面墙的镜子、带长椅的休息区,洗手间也玩起“解压美学”。
一名资深班主任告诉记者,每到9月开学,她总喜欢带着孩子们在校园里转转,让孩子们知道,在他们享受假期的时候,有那么多人在默默付出。
“弄堂学校”尽力不扰民
世外小学西部校区在弄堂深处,学校三侧被居民小区环绕,校园施工如何不惹人烦?
“好的,我们马上调整,您放心!”周老师的手机,留在小区的门房间,成了弄堂里名副其实的“民情专线”。前几天,有居民投诉工程队冲击钻声音有些吵。几袋水果、几瓶饮料、几句致歉,矛盾很快被诚意所化解。“有时候,人家要的就是一个态度。”周老师说,化干戈为玉帛,源自平日的“情感基础”。
平日里,有居民要检修水电路线,要修剪遮挡阳光的树枝,学校物业能帮就帮专业提供股票配资,广播操和户外活动的音量,根据居民作息调至最低。节假日,孩子们也时常参与到社区的敬老活动中来。学会体谅和尊重,老师的处世之道,成了孩子们最好的榜样。
瑶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